币变拟货难题律师新规虚现不低于解读山东深度三大实操
最近山东省出台的一份文件在圈内引发热议。8月25日,山东省财政厅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山东省罚没物品处置工作流程(试行)》。这份文件虽然只是地方政府规章,但在虚拟资产处置领域却释放了重要信号。 文件第36条规定,执法机关罚没的虚拟货币要与发行方协商回购,且原则上回收价格不得低于面值或余额的80%。这个条款乍看合理,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几个棘手问题。 首先,什么是"虚拟货币"?我们熟悉的比特币、以太坊这些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是否包含在内?如果包含,那问题就来了——比特币基金会、以太坊基金会这些境外组织,真的会乖乖配合回购吗?而且政府部门直接和境外主体签订合同,这合规性怎么保证? 我更倾向于认为,这里说的可能是Q币、抖币这类由国内企业发行的中心化虚拟货币。毕竟这类货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,处置起来相对容易。但要真是这样,那些真正值钱的数字货币反而又陷入了监管盲区。 实践中我见过太多让人头疼的案例。比如某地警方查获了一批比特币,在案件还没判决前就急着变现,理由竟然是"嫌疑人自愿"。新规第46条明确规定,未经权利人同意或申请,不得先行处置。但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剧烈,等判决下来可能已经错过最佳变现时机,这中间的矛盾该怎么调和? 更关键的是,如果发行方不愿意回购怎么办?文件第40条给出了兜底条款:特殊情况下可以会商处置。但这个"会商"到底怎么操作?需要多长时间?都是未知数。 作为处理过多个类似案件的律师,我想提醒几点:第一,如果遇到执法机关要求"自愿"处置数字货币的情况,一定要三思而后行;第二,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大,处置后很难恢复原状,这个风险要充分考虑;第三,目前法律框架还不完善,建议在专业律师指导下应对。 这份新规虽然迈出了第一步,但要真正解决虚拟货币处置难题,还需要更细致的实施细则。毕竟,数字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资产的处置方式。山东新规:虚拟货币变现不低于80%?律师深度解读三大实操难题
新规重点:虚拟货币处置细则
处置困局:当新规遇上现实
律师建议:数字货币持有者必读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正蓄势待发:27,000美元大关指日可待?
- 虚拟货币合同纠纷,诉讼还是仲裁?过来人告诉你该怎么选
- 当好莱坞遇上区块链:CyberPictures要为影视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?
- 从一个投资异类身上学到的真知灼见
- 比特币减半:是暴富机会还是市场狂欢?
- 加密货币市场迷局:BTC、ETH、XRP近期走势深度解析
- 揭秘魔术般的零知识证明:如何在不说破的情况下让人信服
- 从friend.tech到Xshares:SocialFi赛道的生存法则与创新突围
- 稳定币支付:非洲金融困境的破局之道
- 币安与SEC的秘密档案之争:一场关乎加密货币未来的暗战
- 为什么投资要能看到十年后的风景?
- 企业投资比特币迎来重大转机:FASB会计新规将打破僵局
- Layer2进化史: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侧链技术
- 2025年或许是散户投资者最后的一次狂欢
- 以太坊反弹行情解析:机会与挑战并存
- 重磅来袭!BBA豪车俱乐部开启财富社交新纪元
- 2025年9月:区块链圈子的疯狂与理性
- 比特币大丰收!400点利润完美落袋
- 2023年,我们该不该把钱投进加密货币?
- SEC掌门人强硬表态:加密货币别再妄想逃避监管
- 搜索
-